夏宝龙将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香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开幕礼
夏宝龙将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香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开幕礼 时间:2025-04-05 08:12:59
起码从目前《刑法》和《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规定来看,终身监禁只能是一种行刑方式。
中国共产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党团体,中国共产党党员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他们所肩负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决定了他们较一般意义上的政党团体和国家公民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享有更少的权利和权力。十、党大还是法大即党与法的关系。
因此,无论人治还是法治都是相对的。为了确保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后结果上的公正,《决定》明确指出: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儒家的礼治也是一种规则治理,汉朝以后,作为我国主导的统治思想的儒家和封建统治者,更不轻视法治,只不过是儒表法里而已。其实,辩论、说理的办法就是争论。2015年2月2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又明确指出: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依法治国的活动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一方面是为着巩固和完善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服务,又与国体、政体一起,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之服务。再说,对那些贪赃枉法的人其中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利润额度何止300%呀。四是结合十九大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的深刻变化,运用宪法思维和宪法方式来解决宪法实施问题、公民基本权利保障问题、权力运行秩序问题等等。
合宪性审查使得宪法作为根本法既有行为规范的特性,又具备了判断行为是非对错的裁判规则的功能,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违法不违宪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违宪不用承担法律后果等轻视宪法权威的错误认识,真正树立起宪法应有权威,增强宪法对人们行为的拘束力。国家宪法日举行各种宪法宣传活动,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宪法贴近群众,让宪法走进每一个公民的日常生活。五是认识到12·4国家宪法日本身就是促进宪法实施的一种保障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解决宪法有效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最有效的制度手段。
二是应当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全面有效地、系统地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宪法作为根本法在实际生活中要对人们的行为真正起到行为规范的作用,必须要确立宪法所肯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学习贯彻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价值要求,必须要突出宪法至上的理念,让社会公众真正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宪法的尊崇感和敬畏感,要学会如何与掌握公权力的机构打交道,如何有效地行使宪法赋予的各项基本权利,如何自觉地遵守宪法秩序。因此,要立足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法治解决方案,围绕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以保护人的尊严、保障每个人都享有追求幸福权、保护发展权为抓手,全面和有效地增强社会公众对宪法的认同感以及寻求宪法帮助的宪法意识。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这为维护宪法权威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引。
六是应当结合普通民众如何依据宪法维护自身权益来宣传。党的十九大把遵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12·4国家宪法日之际,要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好宪法,就必须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基础上,有针对性和富有实效地进行宪法宣传活动,提升宪法宣传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12·4国家宪法日的集中性、普及性的宣传,可以帮助每一个人有效地接触宪法、了解宪法,懂得依据宪法来维护自身权益,从而提升宪法实施工作的实际效果。宪法之所以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宪法倡导人人平等原则和平等权利的实现。
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莫纪宏,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作为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手段,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已经明确规定,并且成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今年的12·4适逢党的十九大刚刚召开,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必然要求在社会公众中重点宣传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于每一个普通老百姓所具有的意义。
宪法作为根本法,理应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法治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三是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12·4国家宪法日,既要宣传宪法,更要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要让普通公民对涉及自己合法权益的国家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的内容有比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行使权利,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三是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学习贯彻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价值要求,必须要突出宪法至上的理念,让社会公众真正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宪法的尊崇感和敬畏感,要学会如何与掌握公权力的机构打交道,如何有效地行使宪法赋予的各项基本权利,如何自觉地遵守宪法秩序。我国已经在2015年3月15日修改了立法法,立法法第99条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违宪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是,这一合宪性审查机制如何实际运行,如何让普通老百姓依据宪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诉求能够在合宪性审查机制得到回应等等,都是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和事项。
今年的12·4国家宪法日,对于宪法宣传活动的内容和任务有了新的要求,强调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集中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最关键的就是必须结合十九大精神加强宪法宣传。莫纪宏,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通过12·4国家宪法日的集中性、普及性的宣传,可以帮助每一个人有效地接触宪法、了解宪法,懂得依据宪法来维护自身权益,从而提升宪法实施工作的实际效果。今年的12·4适逢党的十九大刚刚召开,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必然要求在社会公众中重点宣传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于每一个普通老百姓所具有的意义。
让公民通过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知晓宪法,进而学会用宪法来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学会如何自觉遵守宪法秩序,扞卫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作为根本法,理应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法治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宪法作为根本法在实际生活中要对人们的行为真正起到行为规范的作用,必须要确立宪法所肯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掌握公权力的机构和人员是否在履行职权的过程中滥用了权力,既可以由有权机关进行有权监督,也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加以监督,惩治滥用宪法赋予的职权的行为。一是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二是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12·4国家宪法日,既要宣传宪法,更要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要让普通公民对涉及自己合法权益的国家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的内容有比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行使权利,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因此,要立足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法治解决方案,围绕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以保护人的尊严、保障每个人都享有追求幸福权、保护发展权为抓手,全面和有效地增强社会公众对宪法的认同感以及寻求宪法帮助的宪法意识。
宪法之所以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宪法倡导人人平等原则和平等权利的实现。合宪性审查使得宪法作为根本法既有行为规范的特性,又具备了判断行为是非对错的裁判规则的功能,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违法不违宪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违宪不用承担法律后果等轻视宪法权威的错误认识,真正树立起宪法应有权威,增强宪法对人们行为的拘束力。
二是应当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全面有效地、系统地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五是认识到12·4国家宪法日本身就是促进宪法实施的一种保障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解决宪法有效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最有效的制度手段。四是结合十九大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的深刻变化,运用宪法思维和宪法方式来解决宪法实施问题、公民基本权利保障问题、权力运行秩序问题等等。
宪法作为根本法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他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相对于法律法规的至上性为宪法权威的形成和维护提供了制度基础。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作为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手段,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已经明确规定,并且成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
六是应当结合普通民众如何依据宪法维护自身权益来宣传。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于维护宪法权威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可以通过准确地发现违宪问题和有效地解决违宪问题,教育和引导国家机关和一切掌握公权力的机构如何依据宪法有效地履行职责,同时还能告知普通公民如何有效地利用合宪性审查机制来维护宪法所赋予的基本权利。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家宪法日。因此,为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组织、个人可能存在的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